語音播報
廣東省博物館技術人員利用中國散裂中子源進行文物檢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圖
11月26日,記者從由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主辦的首屆中子技術文化遺產科學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建在廣東東莞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解鎖了一項“新技能”——對文物進行無損檢測。
廣東省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主任張歡介紹,依托中國散裂中子源能量分辨成像譜儀,廣東省博物館已經對出土的漢代鐵劍、清代鎏金銅器、清光緒校準銅砝碼等5件文物進行了研究。
“對于清代鎏金銅器文物樣品,X射線難以穿透金屬銅器外壁觀察內部結構,而中國散裂中子源的科研人員可以在不破壞銅器底蓋的情況下,利用中子成像輕易穿透外壁看到內部的長條形狀物品,探測到更為豐富的樣品信息。”張歡說。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介紹,小小的中子不僅可以探測高鐵車輪內部看不見的裂痕、分析汽車鋰電池的性能,還可以研究芯片等電子元器件為何在萬米高空突然失效。作為一種獨特的微觀粒子,中子逐漸在文物研究領域展現出很高的應用價值。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和運行,為利用中子進行文物表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副主任梁天驕表示,不同的中子技術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例如,中子成像技術可以在不損壞文物的情況下,清晰地顯示其內部的結構和細節(jié),與傳統(tǒng)的X射線成像相比,中子對由重金屬包裹或內部結構復雜的文物有更強的穿透力,就像給文物拍“CT”;中子衍射技術可以研究文物的晶體結構,有助于確定文物真?zhèn)?、產地和制作工藝;中子活化分析技術可用來確定文物的化學成分,研究文物的產地、制作工藝和貿易路線。
“未來,中國散裂中子源要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繼續(xù)深化研究所、博物館和大學在考古層面的合作,加大推廣大科學裝置在文物保護研究中的應用力度,為國家文物研究服務?!睍h榮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說。
(原載于《中國科學報》?2024-11-27?第1版?要聞)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